北票新闻网
您当前的位置 :北票新闻网>>生活驿站>>家庭教育

孩子“输不起”怎么办

2018-05-04      

  许多家长反映,自己孩子常常“输不起”。拿最简单的“石头剪刀布”游戏来说,如果孩子输了,就会一脸不高兴,甚至走开说“不玩了”,或者哭闹着说“不算”,要求“重来一次”。无论是幼儿在与家长的互动中,还是在与同伴的交往中,这种情况都时常发生,并集中出现在诸如下棋或跑步这样的竞赛类游戏中。

  面对孩子的“输不起”,家长们反应不一。一部分家长以安抚幼儿的消极情绪为首要目标,忽视了对幼儿“输不起”现象的教育,要么退让,要么妥协。例如:“不想玩就不玩了,我们玩别的去。”家长明确表示支持幼儿退出游戏。其中一些家长还会选择妥协策略,重新与幼儿玩一次,并有意输给孩子。当然,还有一部分家长会以对幼儿“输不起”现象的教育为重,无论幼儿如何哭闹,坚持维护既定结果,且拒绝与孩子重新竞赛。

  其实,这两种做法都有问题。遇到这种情况,家长首先要分析孩子为什么“输不起”。事实上,这与幼儿对自身期待过高有密切关系。理论上讲,个体在竞赛类游戏中赢的概率为50%,但一些幼儿总认为自己“一定能赢”或者“必须赢”,从而将成功的概率预期得很高。这样,游戏结果与自我期待出现偏差的概率就会大大增加。那么,为什么幼儿认为自己“一定能赢”或者“必须赢”呢?这与家庭教养关系很大。很多家庭事事以幼儿为中心,这使得幼儿习惯了成为他人关注的焦点和权益的优先享用者,不自觉地提升了对自我的理想期待。同时,一些家长在鼓励幼儿时脱离实际,比如对幼儿说“你一定能成功”,而不是“只要你努力,就很可能成功”,这也无形中导致了幼儿与自我期待不符。

  其次,家长要重视和分析孩子“输不起”后的表现。孩子输了就不玩了,是一种逃避现实、维护自尊的办法。这种办法可以在很短时间内抚慰幼儿的情绪。孩子输了就哭闹着要重来一次,说明孩子在不满现实自我的同时,没有放弃想赢的目标。不向现实妥协,追求理想自我的过程,正是个体不断成长与进步的过程。因此,幼儿的第二种表现蕴含着极大的发展空间。但是,“重来一次”未必会赢,而且,“重来一次”对竞赛游戏的规则是不是一种破坏和不尊重呢?其中的教育问题显得更为复杂。无论幼儿有何种表现,家长都不能让幼儿“输不起”的现象持续下去。因为,“输不起”说明幼儿的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之间的差距没能缩小,幼儿还处于低自尊与焦虑状态。长期的低自尊状态对幼儿的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不利。

  再其次,家长要反思自己的言行并寻找适宜的办法,让孩子“输得起”,且“敢于输”。家长退让,支持幼儿退出游戏的做法,会鼓励幼儿逃避现实,丧失发展机遇。家长妥协,“有意输给孩子”的做法,事实上是在人为操纵现实,会让孩子高估自己的能力或低估现实环境。“拒绝孩子重新挑战”的做法,可以粗暴地让孩子接受现实,但对孩子的自尊满足与情绪调节毫无帮助,还会进一步加重孩子因低自尊引发的焦虑感,进而可能导致幼儿以后拒绝参加同类游戏。这些做法都会为幼儿的自尊建立或调节埋下更大隐患。毕竟,幼儿需要参与到现实的社会交往中,没有任何一名家长能够为幼儿操纵所有的外部环境,而我们也不应该置幼儿的焦虑于不顾。

  家长应该通过对话引导幼儿认清理想期待与现实自我之间的关系,并帮助幼儿学会自我调节。第一,要端正幼儿对理想自我的期待。就下棋来讲,要让幼儿认识到但凡下棋就有可能会输,一个人可以做的是尽力去赢。需要注意,家长要端正幼儿的理想期待,而不是降低幼儿的理想期待。一些家长会用“小孩儿本来就下不过大人”这样的话来安慰失败的幼儿;也有一些会用“你真没用,输了就知道哭,一点也不像男子汉(小淑女)”这样的话语来打击失败的幼儿。这些话语会降低幼儿的理想期待,随之可能减弱幼儿的发展动力。

  第二,家长要鼓励幼儿接受自我能力不足带来的结果,并强调努力可能带来的变化,以及失败可能带来的学习空间。例如:“你刚开始学习下棋,还不熟练规则,如果你多与比自己下得好的人下棋,观察对方是用什么策略赢了棋,并学习借鉴,就有可能更多次地赢棋。”在孩子赢的时候,要让幼儿明白这是他自己努力的结果,不要笼统地夸孩子“你真聪明”“你真棒”。

  第三,在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的差距面前,家长要引导幼儿找到调适自我的办法。个体缩小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之间的办法很多:一是降低理想期待,接受现实自我不变;二是保持理想期待不变,努力提升自我;三是将理想目标拆分成多个阶段性目标,在理想目标与现实自我之间始终保持适当的张力,不断提升。这三种办法中显然第三种办法更为可取。家长可以在幼儿情绪稳定时,通过举例与幼儿讨论不同的调节办法,并商议确立分阶段发展目标。例如,在玩棋类等竞赛性游戏时,家长可以与幼儿商定“一日三弈”,与幼儿讨论确定拟赢次数,初期阶段目标不要定得太高,后续随着棋艺提高逐步提高期待。

  总之,孩子“输不起”是自尊降低后自我调节启动的表现,家长要反思自身的言行,帮助幼儿学会用正确的方法自我调节,维护自尊,从“输不起”转变为“输得起”和“敢于输”。

  (作者单位: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)

  《中国教育报》2018年04月29日第4版版名:学前周刊·成长

责任编辑:崔旭

责任编辑:冯婉桢 刘婷

热点排行

北票新闻网

电话(传真):0421-5823953 投稿箱/举报箱:bpxwzxwz@163.com 主办:北票市融媒体中心
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:http://www.lnjubao.cn/
备案/许可证编号:辽ICP备2020014914号